翻页   夜间
爱中文网 > 还政于朝之归魏 > 第九十七章 大器晚成司马懿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爱中文] https://www.aizw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见到陈群都开口了,司马懿也不再??拢?婕床唤舨宦?募绦??诮馑档溃?捌涫翟谙碌南敕ㄒ埠芗虻ィ?热晃颐遣⒉荒茏柚箍凭僦频耐菩校?遣蝗缛ニ炒铀??氚旆ㄈ盟??业人?茫?癫幻涝眨

    即便是最终,这科举制不能完全为我等所用,但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最起码还是要掌握主动权的。既然官吏选拔这张大饼注定是要被瓜分的,在座的我等其实也不必去做那苟延残喘之事。还不如放手,去接受这科举制。即便是他们想要分这张大饼,但最好的那部分我们也尽量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。

    不过,话虽这么说,但是在朝堂之上,诸位万万不能够轻易的表现出妥协的意思来。在座的各位大臣,届时还万望配合一下。”

    今日能够有资格来到陈群府上的大臣,哪一个不是朝廷的肱骨大臣,哪一个不是老奸巨猾的人物。

    即便那京兆尹.钟会稍微年轻一些,但他也是曾经以区区十七岁少年之身,便偷渡阴平七百里,迫使刘协投降的人物。这种在十七岁,便拜将封侯的人,又岂是泛泛之辈?

    众人相互对视一眼,自然也就明白了司马懿话中的意思。司马懿所想要表达的,无非就是反向的扮猪吃老虎罢了。

    随后便见堂中有人站起身来,接着开口问道,“仲达大人(司马懿,字仲达),那您刚刚所说的掌握主动权,我等还如何施为呢?”

    那司马懿闻言,不紧不慢的轻呷了几口身旁的茶茗润了润嗓子后,接着不紧不慢的说道,“既然皇帝陛下、邓士载(邓艾,字士载)以及曹氏、夏侯氏宗族想要推行科举制,那么我们就从这科举制里面找方法。”

    随后,他又拿起了身旁吏部官员在早朝后便送往的科举制论策,对着众人说道,“不知各位大人是否还记得,在今日早朝之时,那邓士载曾经这样说过。这负责科举制的府衙,应当从尚书省的六部之中选择,可具体选哪个他却没有说定。”

    经司马懿这么一提醒,众人这才纷纷想了起来。

    确实那邓士载在早朝承明殿上,介绍科举制的时候,曾经说过关于负责科举制的府衙。甚至还说,自己的吏部已经掌管了天下一十三州的官吏考核了,再掌握天下白衣士子的晋升之路,恐怕不太妥当。

    建议让司马仲达的礼部,来全权负责这科举制之事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众人对司马懿的敬佩也不由得更加重了几分。没想到邓士载只是在承明殿上草草的介绍了一下科举制,司马懿就已经掌握了这科举制的精髓之所在。

    不愧是能够名列曹魏四友,成为当今皇帝陛下的从龙之臣。黄初初年,曹魏四友只剩下了陈群和司马懿,当时陈群已然是位列三公了,可司马懿不过才是一个区区的京兆尹罢了。

    众人还都以为,这司马懿和陈群能够共同名列曹魏四友,恐怕有些才不配位吧。止到后来他率军东渡辽东,甚至直至今日,他们才对这位大器晚成的御史中丞兼吏部尚书大人,真真正正的心悦诚服了。

    看着众人的神态,司马懿心中便明白,他们肯定是知道自己所想说的是什么了,随即微微一笑接着说道,“诸位大人,既然那邓士载自己都说了想着把负责科举制的大任,交给我礼部,那在下自然也就当仁不让了。

    届时,再上朝商议此事的时候,还需要诸位大人的多多助力才是啊。”

    司马懿一边说着,一边站起身来拱手向堂内的众人作揖。

    众人见状,自然也是急忙站起身来回礼道。

    “那是自然,那是自然。”

    “仲达大人客气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是啊。帮了仲达大人您,也就是帮了我们各大氏族啊。”

    “没错,这种好事情,我们自然会不遗余力的。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看着堂内众人纷纷附和着,即便是司马懿也不由得开心的笑出声来,脸上的皱纹甚至都消散了许多,“既然如此,那懿在这里就先行谢过诸位大人了。另外,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,那邓士载没说,但是你我一定要注意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司马懿刚刚还笑颜如花的脸庞,顿时再次严肃起来。而堂内的众人见状,也纷纷收齐了笑容,并纷纷再次坐直了身子。

    “那邓士载再介绍科举制之时曾经说过,这科举制每年举办一次。首先是在地方州郡举行,由各州郡进行测试,在秋天举行,是为‘发解试’。随后考核合格的士子,随着各州郡的粮税车队一同进入帝都,参加由尚书省所举行的考核测试,是为‘省试’。

    不知诸位大人是否有发现其中的奥妙和深意?那‘发解试’其实倒还好,尤其是这‘省试’才是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老夫所想要表达的是,既然科举制要考核就必然会有负责考试的监考官、阅考官和主考官之类的官员。虽说那些个寒门士子们,现如今有了这科举制之后,再也不用公卿大臣和地方氏族的推荐,可以投碟自进了。

    但是他们毕竟还是要考核的,既然要考核,无论是墨义、帖经也好,还是策问、诗赋也罢,就必然会有官员对其进行监督,还要有主考官对这些官员进行统筹。

    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,每一届的主考官,就可以算是这些士子考生的半个老师了,而这些士子考生作为半个弟子,自然也需要承这位主考官的情了。这其中的好处,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。

    所以在日后举行科举之时,这主考官一职可是个香饽饽啊。到时候诸位务必要共弃前嫌,一同争取才是,当然相关的副考官、阅考官也要尽量争取才是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堂内的众人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。

    他们本以为这九品官人法被废除,朝廷推行新政“科举制”,那他们的特权什么的就肯定全部都作废了。可没想到兜兜转转,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还是换汤不换药。

    更让他们所吃惊的是,这司马懿竟然能够在这短短的半日之内,便彻底参悟透了这科举制,甚至还找到了其中的漏洞。不过就在他们异想天开之时,司马懿那熟悉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,并给他们泼了一盆凉水。

    “不过这件事请,恐怕也不是诸位大人所想的那么简单的。

    根据今日早朝的情况来看,这邓士载在很久之前应该就跟咱们的陛下报告过了。另外,陛下一旦知道了,江陵王.曹植、任城王.曹彰二位王爷,肯定也就知道了。

    这科举制乃是那邓士载所创立的,我司马懿所能够想到的漏洞,他邓士载岂有不知之理啊?即便是他不知晓,那皇帝.陛下和江陵王.曹植大人也肯定能够看得出来。所以关于科举制的主考官一职,届时恐怕不是那么好容易争取的哦。

    另外,这科举制刚刚面世,今年乃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,主考官即便是我等争取,恐怕也争取不到了。如果我没猜错的,科举考试第一任的主考官应该是那江陵王.曹植了。哎,不过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啊。”

    随着司马懿的一声长叹,堂内的众人也不由得跟着叹息了一声,而且,司马懿刚刚所做的分析也确实是有道理的。

    邓士载所开创的科举制,如果真的推行的话,那必然是开天辟地的壮举,尤其是第一次,那必然是非同小可的。这主考官、副考官以及其余相关官员的选拔,必然也是需要慎之又慎的。

    毕竟这是会被记入青史的事情,一点儿都马虎不得。尤其是那主考官,如果挑出来的人选不够德高望重,被众人所信服的话,对于朝廷而言也必然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。

    这邓士载虽然创立了科举制,颇有才能,而且现如今的官职也不算低,但是毕竟出身寒酸了一些。

    可如果他当选主考官的话,即便是寒门子弟们信服,可这些个名门的士子呢?难道说这大魏天下,只有半壁江山,只容得下寒门子弟嘛?

    结果,当然是否定的,那邓士载必然不是这个人选。可选了像陈群、司马懿这样的人物,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,不能够被所有的人信服。

    如此看来,这朝中最合适的人选,也只有这位江陵王.曹子健(曹植,字子健)大人了。

    天下有才一石,曹子健独占八斗。

    将其称为大魏天下第一才子,也不为过。昔日里,出自他手的诗词歌赋,无一不证明了这些,所以其一在才能上,这位江陵王大人是绝对能够被人所信服的。

    其二,出身,这位江陵王大人,乃是当今皇帝陛下的亲弟弟,其身份之尊贵也就不言而喻了。

    其三,爵位,作为大魏帝国唯二一个异姓王,他江陵王的爵位,恐怕也只有任城王.曹彰大人能够与之媲美了吧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